矮砧密植蘋果園管理技術!便于實現機械化管理 |
|
由于矮砧密植蘋果園容易成花成果,便于實現機械化管理,該模式已經成為世界蘋果栽培發展的方向,很多歐美發達國家已經相當普及。我國曾于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入該栽培模式,但是由于在樹形管理及其他配套措施上不到位,再加上很多砧穗組合不抗凍,經過一輪的嘗試未能取得成功。第二輪的引進和推廣則是在本世紀初開始,尤其在2007年農業部成立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后,隨著..們在多個地點的試驗示范、講解和傳播,該模式的優點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,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,很多非農資本注入到蘋果栽植,矮砧密植蘋果園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。目前,全國發展面積已經達到百萬畝以上。種植早的果園已經進入盛果期,很多果農嘗到了甜頭,在管理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。
然而,矮砧密植蘋果園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,不少地方的果園在種植和管理過程中,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:
品種和砧木
很多果農在發展矮砧密植蘋果時,不知道所在產區到底該種植哪些品種,適合哪些砧穗組合。目前.多的品種還是富士,相對比較單一。有的企業從國外引進品種,結果其性狀和品質不適合我國消費者的口味,不得不考慮高接改換其他品種。有的砧穗組合在一些地區表現很好,但在另一些地區則不好。如幾種常見的砧木,如山定子、八棱海棠、平邑甜茶及SH系中間砧的組合在新疆一些地區表現嚴重的黃葉病,不得不改換其他組合。
樹形
不少果農了解了矮砧密植蘋果的優點,開始嘗試種植,有些是得到當地政府的財政補貼也開始種植矮砧苗。但由于他們不清楚矮砧果樹的管理方式,仍然按照喬砧的三大主枝的模式進行修剪管理,結果形成小老樹。還有的是拉枝開角工作未做到位,樹冠直立,側枝粗壯,光長枝很少結果,未能發揮出矮砧密植模式所應該達到的效果。
土肥水管理
一年中應該施多少肥、澆多少水,以及何時施肥和澆水,土壤和樹體到底是怎樣的養分水平,需要補充多少養分不是很清楚。尤其是企業管理的果園,雖然產量并不一定低,但是商品果率不高。常出現的問題包括果實不上色,果實偏大或偏小。果實早期脫落或開裂,冬前不停長、不落葉,養分回流差,春季易發生僵芽、抽條或嚴重的凍害。因肥水管理不當造成燒根、死苗和黃葉的果園也很多。
病蟲防控
栽樹時拖的時間太長,再加上水分供給不及時,很多果園剛栽上樹就發生嚴重的干腐病,造成大量死苗。成活的植株則成為田間帶菌植株,不但自身生長受到很大影響,同時還向外傳播很多病菌,引起更嚴重的發病。我國東部果區經常見到果樹還未結果,輪紋病病斑已經到達側枝的情況,很多樹已經成為小老樹。在枝干輪紋病發生嚴重的果園要想開展無袋栽培非常困難。根據我們的試驗表明,如果藥劑保護不到位的情況下,夏季一次降雨造成的侵染,可造成多達20%的爛果。隨著矮砧密植園的推廣,病毒病的發生呈上升態勢。主要由于矮砧苗木尚未實現完全脫毒,加上矮砧樹的長勢本身不如喬砧樹勢強,病毒?。ㄓ绕涫腔槻。┑谋憩F就更為突出。研究已經表明,海棠種子本身就有一定的帶毒率,嫁接又是重要的傳帶途徑,無論是砧木、中間砧還是品種,只要有一個材料帶有病毒,整株苗木即為帶病株,果樹在生長過程中,通過根的接觸以及修剪工具還能造成株間傳染。因此,培養脫毒苗木是一個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。一些企業從國外引進苗木,由于缺乏嚴格的植物檢疫,加大了黑星病、火疫病傳入的風險。黑星病雖然在我國早就有發生,但多年來并未成為主要病害,我們擔心一旦引入強致病力類型被引入,加上近年很多地方降雨量增多,該病有可能上升為一個主要病害?;鹨卟∈怯刹≡毦鸬囊活惲餍行圆『?,在歐美國家發生比較普遍,可侵染枝梢、葉片、花和果實,對果業為害極大。對此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,尤其是從外地引進苗木時,一定要了解該病在樹苗繁殖區域的發病情況,避免從疫區引種,以免將病害從病區帶入,這是當前控制該病傳播蔓延的.根本措施。
采后處理與貯藏加工
這兩年果品價格偏低,反映出我國蘋果的總量已經很多,但是高質量果實還偏少。隨著洋水果大量進入我國市場,更加劇了水果質量上的競爭。要出口或進入高端市場,除保證果品外觀質量外,還要求果品大小要一致,并且能夠周年供貨。我國在果品分選加工和氣調儲藏方面都處于起步階段,果品深加工能力還比較薄弱。雖然果汁加工能力很強,但加工廠的分布還不廣泛,使加工果實的運輸成為問題,再者,近幾年濃縮果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也偏低,影響了加工企業收購果實的數量。 ![]()
果園設施
果園立支架是很多矮砧密植園的基本配置,有些果園雖然立了鋼架或水泥柱,但存在支架較細,底座埋得不深,防銹蝕措施不到位等問題。一旦遇到強風暴雨,就容易發生倒伏。另外,多數矮砧園未設防鳥網和防雹網,很多果園鳥害嚴重,一般造成 5%左右的損失,嚴重時能超過10%,而一旦遇到大的冰雹則造成....的損失。
組織管理
我們所接觸和了解到國外的一些果園,多是由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的,果園主一般都懂技術、懂管理、懂市場,果園面積以二三百畝為多,同時社會化技術服務體系較完善。我國則呈兩級,絕大多數果園面積較小,較難實現規?;芾?,而有些企業經營的果園面積又很大,多數在上千畝或上萬畝,由于企業負責人都屬于跨行業經營,需要聘請技術人員,而滿足條件的技術人員相對較少,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技術上不成熟,又不愿意在農村艱苦的環境條件下工作,使果園技術管理缺乏有生力量。所雇傭的一般工人往往存在責任心不強、技術容易走樣,導致果品產量和好果率大幅降低,影響果園效益。
發達國家從事矮砧密植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,在此過程中逐漸克服了很多問題和挑戰,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種植和管理體系。我國從事矮砧密植栽培歷時很短,出現以上問題在所難免,這也是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補的必修課。這里提出這些問題,旨在提醒果農和企業盡早注意克服,爭取少走彎路。
【網絡轉載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