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省蘋果產業發展30年來,為農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巨大貢獻。但由于土壤有機質逐年下降等因素影響,產量、質量不高,經濟效益逐漸下滑。為促進我省蘋果產業高質量、高效益發展,省果業協會與省果業中心組織專業技術力量提出了《陜西省美麗果園創建標準》。并且將從2020起,在全省各個蘋果主產縣區,根據標準評出省級“美麗果園”,“美麗果園”稱號,五年確認一次。地、縣可參照此標準,評出地縣“美麗果園”。
一、基本條件
1.創建范圍指陜西省內蘋果基地縣蘋果園。
2.樹齡5年以上盛產期果園。
3.適度規模種植,果業企業100畝以上、家庭農場30畝以上,農戶10畝以上。
4.果園3公里以內無有害污染源。
二、果園生態
1.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1.5%以上。
2.園貌整潔,樹體大小均勻,株行距作業通暢,樹勢健壯。
3.病蟲害防治采用物理、生物、化學等綜合措施。腐爛病發病率控制在3%以下,園內無主要病蟲害蔓延危害;10月底保葉率達90%以上。
4.果園實行果樹行間生草或種植豆科綠肥等覆蓋技術。
5.果園配套設施基本健全,有作業房、衛生間、垃圾無害化處理等設施。
三、科學管理
1.合理搭配授粉樹,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為4-5:1。
2.果園施肥以有機肥為主,配合使用氮、磷、鉀大量元素,補充施用鈣、鎂、鐵、鋅、硼、鉬等中微量元素,合理使用生物菌肥。
3.果園推廣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;應用樹盤覆蓋作物秸稈、雜草或園藝布等免耕技術。
4.禁止使用違禁農藥、污水,杜絕使用除草劑。
5.果園具有必要的防災減災設施設備。
6.推廣應用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果園生產管理,率先建設智慧果園。
7.建立完善的生產管理日志,內容包括近3年來,肥料、農藥、反光膜、果袋等主要生產資料的名稱、來源、用法、用量等施用及處理情況,重要災害發生與防控情況等。
四、栽植模式
1.樹形規范。喬化樹實行動態管理,幼樹采用自由紡垂形,成齡后采用開心形;矮化密植園或短枝密植園采用細長紡垂形或高紡垂形。
2.果園具有1.5米以上作業道,樹冠株間不交接,通風透光良好。
五、產品質量
1.果品至少符合農產品綠色質量標準。
2.山地果園畝產2000公斤以上,塬地果園畝產3000公斤以上。
3.果形端莊,果面光潔,果品80#以上一級果達80%以上,紅色品種果實著色面達95%以上。
4.晚熟品種果實固形物含量15%以上,早中熟品種果實固形物含量14%以上。
5.晚熟品種果實硬度7.5kg/cm2以上,早中熟品種果實硬度7kg/cm2以上。
來源:陜西果業報